共25题,约1921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阶段练习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⑴ ,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⑵屈原在《离骚》中抒发自己忧愁失意、走投无路的苦闷心境,其诗句是“ , ”。
⑶《蜀道难》中描写瀑布飞泻、水石相激、声如雷鸣的惊险场景,其诗句是“ , ”。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选择。
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往往与个人的学习模式紧密相关。 。 。集中练习是一种缺乏主动思考的学习模式, 。集中练习常会让人浅尝辄止,这种模式容易限制学习的深度,因而我们很难仅靠反复背诵真正掌握知识。间隔练习则需要调动大脑的长期记忆巩固机制,在间隔练习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定期回顾。若中途放弃,学习效果就会功亏一篑,甚至前功尽弃。间隔练习所巩固的知识,没有哪件可以一蹴而就,而长期保持间隔练习的习惯,更需要有一劳永逸的毅力, 。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文意通顺的一项是( )
①它既包括机械重复的记忆行为,也包括集中时段的强化训练
②认清这两种学习模式(集中练习和间隔练习)对提升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③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对学习者的两种学习模式始终保持着深入的关注
④至少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浅尝辄止 B.功亏一篑 C.一蹴而就 D.一劳永逸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夫人也曾端上一碗“丝瓜汤”
①有天早晨翻《红楼梦》,看到王夫人对袭人诉苦,竟觉得一阵“背刺”:“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这语气,何其熟悉。如今的父母,谁不曾苦口婆心?孩子当时点头如捣蒜,五分钟过后,也是“不相干”了。
②我们向来不待见王夫人。她掌家、管教、抄园,还间接害了金钏、晴雯,是书中“坚固的反角”。可她真的毫无可理解之处吗?未必。她曾包容妙玉的傲气,见芳官出家“反倒伤心可怜”,也重用探春、接济刘姥姥。在她自己心里,她不是坏人,甚至一心向善。可这“好人”,为何成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