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字。 吴俊
《雨巷》 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重点
1、把握中心意象:丁香姑娘。
2、体会丁香姑娘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
(二)教学方式:感悟式、诵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预习要求: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有一些最难以忘怀的往事,那幽静的小巷,如烟的丝雨,含着忧愁的少女,不是都能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体会那不可言说的美。
二、诗人简介
戴望舒,著名的诗人和文学翻译家,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和徐志摩、闻一多、穆旦、卞之琳等著名诗人是同时代的人。《雨巷》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于1927年,初一面世,即以它章节的优美而为人称道。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章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下面由老师给大家朗诵这首诗歌,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语调、语速和停顿,并思考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这个场景的主体是什么?)
三、诗歌赏析
1、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么,这首诗究竟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生1、描绘的画面:在细雨迷蒙中,我走在一条幽深的小巷中,逢着了一个美丽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她走近我,却又从我身边飘过,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生2、画面主体是“丁香一样的姑娘”。
2、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姑娘?这就要弄清楚“丁香”是什么了。
(展示丁香图片)
这就是丁香,它多为白色或紫色(白色象征纯洁,紫色象征高贵),颜色素雅,一点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开在4、5月的暮春时节,有淡雅细沉的香气,虽花形姣好,却极易凋谢,容易引起多愁善感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