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10字。
教学内容: 《论语》十则

这是一篇阐述儒家思想的修身之作。文章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这些真知灼见,千百年来影响着我们,是我国乃至东方思想文化的精髓。在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我们将——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当堂成诵。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
3.感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广收门徒,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据说有三千弟子,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在《论语》中。
二、作品信息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论语》的篇章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能够经常反省检查自己是人的一大美德。曾子说的这三方面是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认识提出的,也的确是很重要的。
孔子认为“见贤思齐”,才会不断进步,“见不贤”对照、反省自己,才会改正缺点。
这是孔子回答子贡的话,也是儒家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
这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人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走的艰苦的路还很长。
孔子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但不能妨碍人民的利益,如果妨碍了,你就不能拥有。孔子也不反对人们厌恶“贫与贱”,但是行了“仁道”却得到的是贫贱,君子也不能因此而抛弃“仁道”。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的标准是先行后言的。他强调,人应该把行为端正和勇于实践放在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