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内容为1-3单元,共28小题,约8230字。
渝北区初中学业考试单元测试题八年级语文上期
第1--3单元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 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 曾令斌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4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 震悚(sǒng) 荒谬(miào)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ài) 瞥见(biē) 惊骇 (h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幽咽(yè) 嫉妒(jì) 差使(chāi )
D.阡陌(qiān) 匀称(chèn) 寒噤(jìn) 仄歪 (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 创疤 鸿儒 穷愁撩倒 B.烦燥 狼籍 蹒跚 缭绕不绝
C.琐屑 皇急 杀戮 响彻云宵 D.簌簌 颓唐 案牍 惟妙惟肖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
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面语短中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4分)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① ②
③ ④
5、给下面这则文字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本报讯 重庆的论坛里单帖单月点击量从来不超过10万次的纪录被一个外地人打破了。近日来,在腾讯·大渝网上,一篇名为《重庆印象》的系列网络日记点击量高达13.8万次,重庆的方言、城市名片、规划等成了讨论的热点。
《重庆印象》的作者“老虎不吃鱼”是一个才到重庆的深圳人,第一篇《重庆印象》是他下飞机5个小时后贴在大渝网上的。《重庆印象》触及到了重庆人的敏感区域。在《重庆印象二》中,作者提到“在重庆,感觉除了重庆人,别的地方全是外地人”,因为“从年轻的小女孩到白发老先生,从警察到营业员,通通的重庆口音”,而且他们不愿意说普通话。由此,一个深圳人感受到重庆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从4月5日到5月17日17:30,作者“老虎不吃鱼”在大渝网论坛中发表了12篇《重庆印象》系列网络日记,回帖946篇。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记》选段,完成完成11-16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