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00字。
《论语》名言集录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也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9、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