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50字。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
一、(2004)
(1)根据【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
①  作者于文末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为甚么作者说「向之未始
    游」,又说「游于是乎始」?试加说明。(5分)
②  试解释下列注有  号的字词在句中的意义:(2分)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 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一、(2004)答案
(1)① 作者说「向之未始游」的原因:
1、作者因罪被贬永州后,只是藉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忧惧不安。
2、作者每日有空与友人到处游览,到达景点后,只是坐在草地上喝酒,
喝醉便睡,睡醒便起来归去。
3、作者自以为永州的(奇异)山水,他都已游览过,其实,仍未领略游
山的真正乐趣。
※ 以上3项,任答2项,每项1.5分。
2




3

    作者说「游于是乎始」的原因:
游览西山时,作者看见壮阔的景色,令他有悠然自得的感觉,与天地正
气合而为一,进入无涯的境界;在沈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下,作者觉得自
己的心和形与万物化为一体,于是放下僇人的感觉。



2

     ② 解释字词:
因:由于 / 因为(答「原因」0分)
始:才 / 然后(答「开始」0分)1
1
2


二、(2002)
根据【醉翁亭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
(1)    欧阳修所写琅琊山不同时间的景色,柳宗元所写在西山上看见的景色,分别是怎样
的?(6分)这些景色令二人产生甚么感受?(3分)
   (2)细阅以下两节引文:
甲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乙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
    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  说明甲、乙两节引文各用了甚么写作手法带出醉翁亭和西山。这两种手法分别
            产生甚么效果?(5分)
②  从两节引文各举出一种句式,两者必须不同,并略述其作用及引例以对。(3分)
二、(2002)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