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小题,约4270字。
呼和浩特二中2006年八年级语文
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
得分
(出卷人:呼市二中初二年级组 赵强)
一、基础知识(24分)
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2分)
A 赞誉(yù ) 瞥见 (piē ) 强迫 (qiǎng ) 拂晓 ( fó )
B 寒噤 (jìn ) 歼灭 (jiān ) 炽烈 (zhì ) 粗拙 (zhuō )
C 诘问 (jié ) 惧惮 (dàn ) 琐屑 (xiè ) 颓唐 (tuí )
D 愧怍 (zuò ) 跋涉 (bá ) 噩耗 (háo ) 轩榭 (xuān )
2、选出字行全对的一组 (2分)
A 嶙峋 推祟 浩渺 羡幕
B 唏嘘 轻蔑 尴尬 狼籍
C 踌躇 惶急 孤霜 荒谬
D 憧憬 晨曦 鞠躬尽瘁
3、根据意思填上恰当的词(4分)
A 功勋业绩和崇高的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B 形容原有的东西毁坏净尽或完全失去。
C 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D 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4、填出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A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撼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它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B 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的回想着一竹码头,一条条船只,一没个个面影。
C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D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5、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 的物候知识。
(2)他现在是单枪匹马,完全 在敌人控制的国度里。
(3)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情况,只有靠自己亲自去 。
(4)她想到织女每年还能和牛郎相聚一次,而自己却被禁闭在深宫里,永远度着 的时光。
A 丰富 陷落 观察 孤寂 B 丰厚 陷落 探察 孤苦
C 丰富 沦落 观察 孤单 D 丰富 沦陷 观测 孤寂
三、阅读理解
(一) 父爱如禅
(1)那一天的情景,在我困倦xiè dài的时候,在寂寞的午夜,如电影中的慢镜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2)那是1991年的秋天,大学新生报道的日子,清晨四点钟,父亲轻轻叫醒我说他要走了,我懵懂地爬起身,别的新生都在甜美地酣睡着,此刻他们的心里该是怎样一个美好而幸福的梦想啊。而我由于心脏病,学校坚持必须经过医院专家组的严格体检方能接受。前途未卜,世路茫茫,一种被整个世界抛弃了的感觉包围着我,心里是一片荒芜与凄苦。呆了许久,我说:“你不能等我体检完了再回去吗?话里带着哭腔。父亲抽出只烟,却怎么也点不着。我说你拿倒了,父亲苦笑重新点燃,狠很吸了两口。我突然发现底下一堆烟头。才知道半夜冻醒时那闪闪灭灭的烟头不是梦境,父亲大概一夜未睡吧。
(3)沉默,同学门一片鼾声。
(4)”你知道的,我工作忙。”父亲拿烟的手有些颤抖。一脸的愧疚,“我没有七天的时间陪你等专家组的。”
(二)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椟。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宽度和长度的木条,(一般
5寸到二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皮条窜连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象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少。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