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教学指导与同步训练
【课文背景知识】
1.湘西的人生形式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的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从《边城》诗一般的语言中,你除了读出人物身上美好的人性外,你还能读出这种阴暗面吗
2.《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于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品品《边城》的语言,你品出了什么
3.写景,沈从文可说是一个圣手。《边城》写景处都十分精彩,使人如同目遇。你知道小说里要写景的理由吗
4.《边城》的结构异常完美。二十一节,一气呵成;而各节又自成起讫,是一首首圆满的散文诗。课外读一读《边城》全文。
【重点难点讲解】
1.按照行文,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过程;(重点、难点)
2.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重点)
3.鉴赏作品的语言,培养文学素养。(重点)
学习这部作品,可以先理清全文行文脉络,在此过程中,把握翠翠的心理发展过程,从而分析人物性格。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对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的态度,来探究《边城》所表现的感情、观念或者说思想倾向。最后,通过诵读,细细品味作品诗一般的语言。
鉴赏指引
1.鉴赏《边城》(节选)的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对揭示主题、刻画人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篇成功的小说都有一个能够较好地表现主题的故事情节。
《边城》(节选)部分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选取了老船夫和翠翠的几个生活片断,来描绘湘西地区的自然景色、生活风习和人物心性。课文以空行的方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由两个情节构成:一是翠翠和爷爷怄气,以此表现翠翠内心的烦闷;二是爷爷讲述翠翠的爸爸和妈妈的爱情故事,以此表现祖孙俩的相互关爱。第二部分的主要情节是:天保、傩送两兄弟以不同的方式向翠翠示爱,由于误会,祖父想促成天保和翠翠之间的婚姻,天保却有意相让。第三部分的故事情节是:爷爷和翠翠都期待着傩送能再次以唱歌的方式来表达爱意,同时又都对两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感到十分依恋。
2.鉴赏《边城》(节选)的人物形象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如小说开头一段,写“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写“为白日晒了一整天”的石头泥土和草木,写空气中的“各种甲虫类气味”,一方面表现了边地特有的自然景物,另一方面烘托了人物内心“薄薄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