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
教学目的
1.能自主解决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难懂字的释义。
2.能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能用精彩的语言描述越巫遇“鬼”时的表现。
3.能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其社会意义。
4.能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2.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的简洁、生动、传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自读过程
第一课时
1.下发有关方孝孺的资料,包括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主张等方面内容。学生自读时,教师可适当加以解说。
2.学生自读课文,提示学生读准以下字音。
诡:guǐ 禳:ráng 馔:zhuòn 赀:zī 诿:wěi
愠:yùn 瞯:jiàn 岑cén 栗:lì 慑:shè 亟:jí
3.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词。
(1)病幸已:侥幸。
(2)死则诿以他故:以,用;故,原因。
(3)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栖,居留;木,树。
(4)骇颇定:稍微,略微。
(5)不能角:名词用作动词,吹响号角。
4.用流畅的语言翻译文中的三个句子。
(1)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2)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
(3)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5.简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6.用精彩的语言描述越巫三次遭砂袭击时的情景。
7.讨论以下问题。
(1)本文最后一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本文在当时与当今各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3)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