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绍兴一中2006学年第 一 学 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A.禅宗(chán) 光风霁月(jí) 暮霭(ǎi) 朝暾(tūn)
B.槁项(gǎo) 濮水(pú) 谲诈(jué) 经筵(yán)
C.稗官(bài) 朱耷(tā) 僭称(jiān) 竹帛(bó)
D.妍媸(chī) 舂米(chōng) 赧然(nǎn) 奚落(q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 )
A.磕然 河埠头 孤傲不羁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B.狭隘 踉跄 漉漉饥肠 神龙见首不见尾
C.宛然 累赘 轻鸢剪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慰藉 福祉 草菅人命 冒天下之大不违
3、依此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 很大。
②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有给他过
的 ,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
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受益 权利 并且/不过 B.收益 权利 虽然/但是
C.收益 权力 虽然/但是 D.受益 权力 并且/不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先生虽辞世多年了,但他那些富含哲理的话语,一直如暮鼓晨钟,时时警醒着我。
B.曾几何时,十几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
痛苦。
C.“希望工程”是百年大计,据说也曾有假,诸如此类狗尾续貂之事,本年度务必禁绝。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
者和促进者转变。
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
引起高度重视。
C.一旦发现自己的亲戚、同事或亲朋好友出现咳嗽、发高烧等症状,一定要督促他们
立刻去医院就诊。
D.据报道,北京将投资167亿元扩建首都机场,备受关注的首都机场新航站区建筑方
案中标方案为具备世界一流机场的建筑功能和特色的B方案。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一家具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
他企业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
B. 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
繁华失落的哀伤。
C. 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在阅
读中,应该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作一些思考。
D.“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
的性格。
(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而又不可触摸的抽象的精神,给人以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 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
都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却没有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
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 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
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 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
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萧……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个比喻表现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爱惜
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通“非”
C.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细毛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就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于:被
C.吾将瞷良人之所之 之:助词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乃: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B.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欲辟土地,朝秦楚 D.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唐代没
有任何一位诗人,像杜甫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
B.唐代完成了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要求对仗。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是古体诗,杜甫的《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是近体诗。
B. 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社戏》收在《呐喊》中,《祝福》收在
《彷徨》中。
D.诸子散文中,《论语》为语录体,《孟子》为对话体,《庄子》文学性最强。
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
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在这里还可以发现我国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供施政参考的。志人志怪小说也是文人学习、参与民间创作的成果。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