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00字。
2006年福鼎六中高一年第一学段语文科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卓明熙)

一、(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窈窕yǎo      愀然chǒu        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
B.  栏楯(shǔn) 偃(yǎng)仰  扃(jiǒng)     牖(yǒu)
C.逋(pū)慢    陨(yǔn)首    犹蒙矜(jīn)育   终鲜(xiǎn)兄弟
D. 魏其(jī),大将也,衣(yì)赭(zhě)衣,关三木。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衰:家门衰微。              祚薄:福气浅薄   
B.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狼籍:零乱
C.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指女子出嫁到婆家来
D.思来者:想到未来的人          下流多谤议:低下的地位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桂棹兮兰桨
C.及罪至罔加                     D.退而论书策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6题。(6分,每小题3分)
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浓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4、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 (   )
A. 新丰美酒都十千,咸阳少年多侠客。     B.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 人生得意须尽欢,奠使金樽空对月。     D.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 以下概括“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的原因的句子中,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句是    (    )
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C. 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D .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的精神力量。
6、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
B .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
C .盛唐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并存,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发展的充足养料,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 .“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三、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6分:7—10题,每小题2分;第11题8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8.从文言特殊句式的大类上看,下列哪个句子与其他三句的句式特点不同(  )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9.“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10.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11、翻译句子。(8分)
(1)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分)
                                                                                     

(2)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3分)
                                                                                    

(3) 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3分)
                                                                                     

四、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2—13题。(7分)
(一)余光中的《乡愁》(节选)小时候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