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0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   恩格斯
教者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730100)  白瑜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悼词的特点,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
2、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
能力目标
1、揣摩语句,结合语境辨析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2、深刻领会本文的情感美,感受马克思的崇高人格。
德育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高尚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2、马克思用自己的天才和勤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向伟人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为祖国、为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课文结构和品味语言,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解题,明确结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这句话出自哪部书?谁写的?
  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第一句话,广为人知。《共产党宣言》被选为美国高中生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从这句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一个令人恐怖的?一个孤独的 ?一个有影响力的?……
一个不断地被驱逐、被诽谤、被污蔑的人,却在哲学领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解放事业中,更做出了开天辟地的伟大贡献。自古圣贤皆寂寞,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伴随着坎坷、磨难、不幸,马克思的人生之路也不例外。但是,马克思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亲密的革命战友-恩格斯一直都在全心全意地支持他、无私无悔地帮助他。列宁曾这样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有关友谊的传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这样的巨著,一起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奋斗终生。他们的贡献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间,直到今天,仍然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爱戴!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同学们,鲜在中学生中有不少狂热的“追星族”,我想我们更应当崇拜、追寻伟人的足迹,这才是最灿烂、最辉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星座”啊!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同时体会本文高超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吧!
二、了解文体特征
演讲词
演讲词俗称演说辞、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通过它,讲话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与会者,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演讲词的特点
1.针对性
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