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0字。 
2007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备课资料(粤教版)      
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         
◆2007考纲要求: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③古诗词名句背诵 
④把握古代诗歌的文体常识* 
◆诗歌鉴赏要点: 
(1)鉴 赏 诗歌 的形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明确诗歌鉴赏中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以便能够迅速地找到试题切入角度。 
(3)鉴 赏 诗 歌 的语言——总体的语言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了解一些评价语言特色的术语。 
(4)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根据不同诗歌内容,把握不同情感。 
第一节 鉴赏诗歌形象和意境 
 ● 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会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诗歌意象和意境等。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包括诗人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也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诗人对人物形象所倾注的感情,这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本要领。要通过分析诗歌中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节操及情感,理解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特征,感悟诗人的感情基调,从而对诗歌进行欣赏分析,提高审美情趣。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古代诗歌,往往借助客观事物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这些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更重要的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而诗人借这些“景”,抒自己之“情”;咏这些“物”,言自己之“志”。这种“景”“物”就是“象”,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以说,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鉴赏诗歌时,捕捉、感受并理解诗歌中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丰富的意旨、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意境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