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两个材料。约12000字。【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中作文中的论说文(一)
表达方式与论说文
二.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文,让我们从文体开始。
我们通常用到的写作文体有四种:记叙文、议论文(论说文)、说明文、应用文。而这四种文体的本质其实是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五种):
记叙:平静地叙述真实的情况
说明:客观地介绍事物的性质
议论:冷静地分析或阐发道理
抒情:流露或挥洒情感的波澜
描写:细致地描述对象及其特点
其实,文体的不同就是文中占主体地位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可以说,表达方式决定文体。我们要写好文章,就要熟悉所写文章的文体特征,也就要抓住相应的表达方式的特点。我们学习写议论文,就一定要对“议论”的本质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议论”要求:冷静、客观、严谨。“冷静”也就是要求不能激动,否则就成了抒情,要冷眼旁观、冷静分析论证的对象;“客观”也就是不主观,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完全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公平地加以评判。这样才能使人信服,结论也才能公允;“严谨”是从逻辑上的要求,对一个问题的论证要完整,前提要周延,判断要有依据,推理要合理,文章前后一贯,环环相扣,任何非公理的结论都要有严密的论证和典型的例证来支撑。大家可以将学过的课文,如《读〈伊索寓言〉》、《人生的境界》、《孔孟》等,拿出来从论说文写作的角度重读一下,应该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抱有学习写作的目的,同时注意文章的观点、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因为从观点中能看出客观的精神,从结构中能体现严谨的思路,从语言中能品味冷静的心态。
在这里还是给大家提供两个小例子,第一个是竺可桢先生的文章《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的选段:
世界最古的文化差不多统起源于干燥半沙漠地带之大河流域,如尼罗河之有埃及,幼发拉底河之有巴比伦,渭河流域之有周、秦,是最好的例子。
文化产生地带为什么要在干燥的半沙漠的地方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设想一个文化之出现,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相当时期。在文化酝酿时期,若有临近的野蛮民族侵入,则一线光明即被熄灭。所以世界古代文化的摇篮统在和邻国隔绝的地方。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的四周,固然是沙漠;就是我国的渭河流域西北两方也是半沙漠地带,且南面有秦岭、东面有函谷关,所谓四塞之国。在这样的区域里,才能孕育一个灿烂的文化。
第二个是著名哲学家罗素的《东西方幸福观》(章汉孙译)一文的开头:
诸位都知道韦尔斯的《时间机器》,机器的主人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旅行,或倒退,或前进,亲睹昔日和未来。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中作文中的论说文(二)
高考论说文要点
二. 教学重、难点
在这一讲我们来谈一谈高考中论说文写作的要点,也就是什么样的作文往往能获得高分的问题。
其实,高考作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作,不强调“由感而发”的主动性,而是一种“要你作”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将其视为到考场去“创作”,而应当是到考场去“展示”。展示什么?展示我们的学识,展示我们的睿智,展示我们的才华。因此,是一种相对功利的行为。古人考科举时,有的朝代也设置有“诗科”,但在应试中要看诗歌是否合乎考试的规范——比如是七言还是五言,是律诗还是古风,押哪个韵,合哪个题,等等,往往谈不上主观情感的真实流露,更写不出名篇来。《唐诗三百首》中有这样一首诗: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这是王维侍从皇帝时奉命所作的“应制诗”。开头两句,以山川定长安宫阙的方位,并借渭水、黄山点明本秦、汉形胜之地,五六两句写“帝城”的气象,结末是颂扬,也是应制诗的通例。编选者的目的也许是要让当时的考生得以揣摩借鉴。但这并不是王维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还有一首诗,也和应试有关: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是王维的好朋友,但他可没有王维那样的官运。据说这首诗本来也是为应试而作的,应当是律体。作者却只写了四句就交给考官,人家问他下半首,他说:“意尽。”估计也没有因此而讨得官当。但就文学性来讲,后者更能超凡脱俗,但却得不到“好成绩”,考场作文的意义就在其中了。
那么,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在考试中显露出优势呢?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在被判卷老师相中呢?在这里我向不同写作程度的同学,推荐不同的策略。高考判卷时,老师们大体上根据一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来进行评价的,因此,下面的建议也基本上是着眼于这些方面的。
(一)基础等级(面向一般作文水平的同学):
1. 明确的中心
要求:立意扣题,中心集中且明确。
例文:豪迈的选择,潇洒的忘记(话题:铭记与忘记)
溪水一路坎坷,一路执着终不忘记最终的梦想——奔向大海。
小鹰跌跌撞撞,振翅欲飞不忘的是心中的志向——博击长空。
花儿孕育春华秋实,含苞待放不忘的是一生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