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00字。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诗歌鉴赏的实践——关于答题
二. 教学重、难点:
(一)方法点拨
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高考要求,了解诗词鉴赏的角度。
先弄清写了什么?
1. 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善于利用暗示:不遗漏任何信息
(1)诗题(统摄全诗,或含有感情基调,或总括诗歌内容,或点明创作缘起及创作背景<如诗歌创作的时令、时间地点、作者境遇、社会背景等>)
(2)作者(朝代、流派、个人际遇、思想倾向等)  
(3)诗歌(融情体物,通过想象建立画面)
(4)注释(提示诗歌创作背景,或含有诗歌中难解词的解释)
(5)题干(提示答题角度,给出答题的思维方法或思考方向)
① 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                                                                        
答案:
(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2)清冷、幽静  孤单、寂寞
(3)“为拂绿琴埃”
② 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③ 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提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④ 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诗中有画和精忠报国
(二)弄清是怎样写的?
1. 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2000年高考题中“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