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字。
《项脊轩志》教案
课题: 项脊轩志   授课人: 马楠   时间:2006年10月24日  班级:高二(4)班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感情,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细节在感情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文中直接与间接地表达感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生活动方式与内容
一、         课堂检测
1、              齐读课文
2、              读音:渗漉 修葺 偃仰 先妣 呱呱 长号 阖门 扃牖
3、  解释词语:(1)凡再变矣(2)先妣尝一至(3)妪每谓余曰      (4)殆有神护者(5) 吾妻来归(6)吾妻归宁
4、  词类活用:(1)内外多置小门(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垣墙周庭(4)乳二世
5、  文言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3)使不上漏 (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         导入新课
1、 学习文言文,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无限风光在险峰”,文言作品的精髓蕴于貌似艰涩的文字背后,疏通字词,分析句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铺平了道路。
2、我们先来看题目,“志”是记事抒情的文体。中国的亭台楼阁无数,然而能够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的,往往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是美的,因为它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慨叹;醉翁亭是美的,因为它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情趣;滕王阁是美的,因为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趣。项脊轩虽是一间不起眼的小阁子,但《项脊轩志》却成为经典名篇,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进一步品读这篇课文,了解其中真味。
三、新课步骤
(一)、理清思路
1、首先我们整体感知课文,从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来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一句话起着过渡作用,同学们看看是哪句话呢?
2、苏轼《水调歌头》有几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应该说人生就是由喜和悲构成,我们一起来探讨归有光在散文中怎样表现自己的喜和悲的?怎样的喜和怎样的悲?
(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表现“喜”的语句。(“余稍为修葺…….珊珊可爱”)
2、这段作者写了哪些可喜的事情?
(1)      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以连贯的短句写出了,怡然自乐的读书生活。此境界足以使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2)“杂植兰佳竹木于庭,旧时栏媚,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