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6340字。
万州高级中学教学实施方案
教师姓名 范心荃      教研组 语文       №      
授课班级     级      班       年  月  日
课题道士塔
教学目标1、了解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特点  
2、了解敦煌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敦煌文化——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教学难点讨论理解:造成民族悲剧的根源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
学法指导合作探讨
教具(资料)多媒体、录音磁带
板书设计1、道士塔--罪人塔!
(千古之罪谁当诛)
2、草刷与铁锤--等一等!
(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3、股股炊烟  缕缕茶香--我好恨!
(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4、敦煌研究出成果——在中国!
(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  业小作文:你如何看待敦煌文化的被毁坏?
教学后记课堂上注重了学生情感的调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了解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了解敦煌文化;阅读一、二部分
一、  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
敦煌——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屏幕展示一些敦煌文物:陈列的地方却是大英博物馆)
   引出余秋雨《道士塔》。
二、  余秋雨介绍
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人生意义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塑出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他以自我的生命体验接续中国文人的血脉。
一个敢于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一个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的文化名人
1、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是目前全球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作家.
2、            主要作品:
•         《戏剧理论史稿》(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戏剧审美心理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         《文化苦旅》(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等) 
•         《山居笔记》(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
•         《秋雨散文》
(《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借我一生》)
3、余秋雨的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在记述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的同时,也介绍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和谐地交融一起。余秋雨的散文往往具备强烈的文化反省意识,后者在历史的追溯中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与使命,或借助大量的文化历史知识,渗入作者的文化思考和人生体验。
“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罩住我的全身。”
                          (《文化苦旅》自序)
三、随作者走进敦煌——
    展示敦煌图片,让学生了解敦煌文化。
莫高窟、美丽的月牙湖、彩塑2400多身、飞天4000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藏经洞——中国的荣耀和耻辱由此吞吐,这些艺术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20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的一门显学。
    然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却在外国!这是民族的悲剧,“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四、读课文,正字音
坍弛tān朔风shuò  追溯sù   塑像sù  拎来līn  王元箓lù  酝酿yùn  niàng  歆羡xīn   蘸一蘸zhàn  憨厚hān    像模像样mú  洞穴xué  蹊跷qīqiāo
关卡qiǎ  官邸dǐ     尴尬gān gà
五、阅读课文,给每节内容拟一个标题
1、道士塔--罪人塔!(千古之罪谁当诛)
2、草刷与铁锤--等一等!(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3、股股炊烟  缕缕茶香--我好恨!(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4、敦煌研究出成果——在中国!(此恨绵绵无绝期)
拟题之二
1、道士塔中王圆箓   敦煌石窟枉守护
2、无知道士瞎折腾   灿烂文化遭破损
3、官员昏庸无赤肠   宝贵遗产流他乡
4、专家苦研出硕果    敦煌学术在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