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0个字。
《重复与变化》课文解析
                                                      武汉市第三十八中学  杨路
《重复与变化》是一篇谈论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文章虽然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但是作者并未故作高深的将其写得晦涩难懂,而是采用了一系列典型事例,说明了在艺术创作(主要是建筑艺术)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
文章开宗明义,一开始便指出“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并明确肯定“持续性”主要存在三种类型:时间的持续,空间转移的持续,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紧接着就进入到第一个层面的论述,不枝不蔓。作者首先用两段(即第2,3段)明确指出:“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其中第2段侧重从乐句、乐段的重复来讲。第3段则以“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把主题与变奏的辩证统一关系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为进一步说明音乐艺术离不开重复与变化,作者在第4段又以舞台艺术为话题,强调舞蹈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持续。同一舞蹈动作,往往重复若干次;而在重复中又以相应的变化,观众正是在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重复与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行文至第5段,作者以“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过渡到第二个层面的论述——绘画艺术也包含着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作者连用两个典型例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这两副古代名画来有力说明。《清明上河图》中树木、船只、房屋、瓦垄的重复排列,以及不同阶段的不同重点,构成了画面的统一和变化;《放牧图》以无数马匹的重复和“骑”与“马”不同的主题变化,“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的背景,论证了绘画艺术也是在不断重复着、变化着的。
    说了音乐,谈了绘画,接下来的便是文章的重点:论建筑,即进入第三个层面的论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