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道题,另有13道附加题,约11400字。
常州市一中


2008届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06年1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第Ⅲ卷三部分。所有考生均需做第Ⅰ卷、第Ⅱ卷,分值为160分,用时150分钟。文科考生另外加做第Ⅲ卷,分值为40分,用时3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纸和作文纸一并交回。祝您好运!

第Ⅰ卷(选择题   42分)
一、(共15分,每题3分)
1.  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羞赧       nǎn      疟疾nüè      缧绁léi xiè              流觞曲水shāng
B.醴酪lǐ                 执拗niù      僭越zhàn          呱呱而泣guāguā
C.鹰隼       shǔn        绯红  fěi       缜密zhěn          外强中干gàn
D.绚丽      xùn       积淀diàn    栏楯shǔn         悄无声息qiāo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斑斓                     惊蜇       纷至踏来          纵横捭阖
B.威摄             青睐          入不敷出          蜂涌而上
C.殒落             修茸             狐假虎威      残垣断壁
D.桀骜                    笑魇             热胀冷缩       剑拔弩张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B.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C.您是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而我只是一个芸芸众生,社会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怎好作比呢?
D.你终于来了,你可是最难请的客人,你看,我们正虚左以待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正在研究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B.果然,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村上的人不但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
C.“如琢如磨”专题意在让同学们通过锤字炼句提高表达能力,沿着名家修改文章的路径,领会他们推敲文字、表达思想的良苦用心。
D.“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A.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分别为: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B.鲁迅的散文诗集是《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 
C.《渔父》作者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作品有《离骚》、《天问》。骚体诗,亦称“楚辞体”,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
D.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8—21题(20分)
逃 离       郭静娟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一年四季,树干上都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象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