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7790个字。
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干方来编 2006.11
考生须知:
1、全卷试卷共6页,有四大题,26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含书写5分)。
2、本卷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案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 )渎职业之神圣。
⑵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ù( ▲ )着种子。
⑶我母亲对我们的拮jū( ▲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⑷看红装素裹,分外妖ráo( ▲ )。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立场须坚定;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1) ;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2)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3) 。
A、作风须朴实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使温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能否做到“八荣八耻”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关键。
C.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D.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2)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家田输税尽, ▲ 。(白居易《观刈麦》)
(4)《沁园春·雪》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中间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词句是: ▲ ,
_▲ 。
(5)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
▲ ”使人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苏轼的“ ▲ ,西北望,射天狼”激励着人们立志报效国家。
(6)“雨”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清明时节雨纷纷”等。请你在写出含“雨”的诗句两句:① _▲ ,② _▲ 。
5、名著知识填空。(2分)
古今中外名著中英雄的形象比比皆是:《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伏妖降魔的孙悟空;《水浒》中路见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的 ▲ ;《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把苦难铸成一支支欢快乐曲的贝多芬;《 ▲ 》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保尔·柯察金。
6、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这首诗用哪些词语写出当时的季节?(2分)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中的“乱”、“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7、学校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2分)
(2)本次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读书名言,其中有如下一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你从刘向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主要信息?(2分)
(3)本次活动就“如何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