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道题,约17640字。
高三级语文科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所有答案均填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第一部分(必考题,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熟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
(二)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树栖鸦”写的是夜深人静,鸦雀无声,静谧中透出一片死寂。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让人联想到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今夜月明人尽望”描绘了十五之夜,月色明朗,人们放眼远望,心境开阔。
 D.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0、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也是以“月”为意象进行表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的“情”与本诗之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1)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分)
A.联合国维和部队进住后,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才得以缓和,冲突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完成18—20题。
戏      装
星竹
(1)40年前,我在老家的镇子上看过一台戏,演戏的全是我的家人。平日大家住在一个大院里,早上晚上都坐在一条长木凳上喝粥,是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男男女女都乐观,爱唱,没事儿就咧咧两口儿,惹得村人拍手叫好。又加上那年有人从县城里抱来几件戏装,于是,我的叔叔嫂嫂们就被推到了台子上。 
(2)其实我的家人并不会演戏,但镇上人希望年节上有人闹一闹。我的家人就被推搡着上台去闹了闹,不是很正规的那种,按照镇长的话说,有个乐子就行。 
    (3)演戏的前一天晚上,镇长将那些花花绿绿的戏装抱来,放在我家的院子里。叔叔嫂嫂们弯下腰去,各自拿起一件。那是很随便的举动,并没有想好谁扮演什么,披挂上了戏装,大家才按照戏装是啥人物照猫画虎地去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