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课时,约3200字。
刘纯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4、5、6段。
能力目标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韵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这两篇课文同学们还有印象吗?(有)给人以什么感觉?( 《春》描绘了优美的春天景色,《背影》用朴实的语言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的。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起来介绍朱自清其人及其主要作品,然后用课件补充朱自清的相关资料。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探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他的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三、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文意,体味课文的美。
(一)多媒体显示荷花及荷塘的优美画面,学生感受画面美。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入境,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作相应的指导;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读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三)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乘凉  煤屑  踱着  点缀  颤动  霎时  敛裾  媛女  纤腰
Chéng  xiè  duó     zhuì chàn   shà   liăn jū yuàn   xiān 
(四)美点寻踪,体味课文的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