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10字,为了讲究作文语言的节奏感,而选择了整散结合的训练方式,重点在整句的训练。
整散结合写作文
一、教学资料参考
1、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2、(以“色彩”为话题) 
屐齿印开苔径绿,马蹄踏破杏泥红。时间的流水侵蚀了千年岁月的血肉,沉淀下斑驳零乱的碎片,让所有的壮丽与苍白,呈现无遗;然而,“十八拍笳,蔡琰悠吹于北塞;三五株柳,陶潜啸傲于南窗”,心灵在穿梭历史的旅途中,往往被生命那清朗的色彩深深震撼。     
(蒋臻标《生命的颜色》节选)
3、(以“自然的歌声与人类的幸福”为话题)   
因山想高士,因雪想美人。我们的古人们总是善于将大自然不经意间的一个转身,一份妩媚完整的记录下来,拌上自己的思绪,呈上一曲霓裳舞,让我们和着自然的歌声翩翩而起。……
濠下之鱼,庄惠之所乐也;舞雩之木,孔曾之所憩也。你是否听到了庄子惠子关于“鱼乐”的辩论了,你又是否看到了孔子曾子“泳而归”的神采了?人类的歌声里处处是自然的节拍。
范仲淹临岳阳楼,或淫雨绵绵阴风低号,又或岸沚汀兰湖光粼粼。独自一人登高怀远,他终于证得一份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给予他的祝福是那么绵联悠长,而生活在由这些先哲的血脉贯通的民族里的我们,不该对此心怀深深的感激吗?
赤壁之下,面对月涌流大江的景致,江山依旧而英雄难觅影踪的慨叹浮上扁舟上游者的心间,于是引出了东坡先生月也不曾盈虚,人也与物共消长的生命理解。然后,绝壁下那智者的身影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凌波千年,矗立在我们眼前。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清风,照之以明月,骚人思士有悲伤憔悴不能胜者,而苏辙曰:“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                                                  (楼庭兼《歌声中的舞衣》节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