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00字。
泛性话题如何写出个性
高中生的思想较初中生已经复杂起来,伯们的判断和思考开始与社会改革同步,与时代脉搏相应,而习作就是阐发思想、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如今的高中生很希望通过习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描绘生活,评议万象,表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我们的作文练习应该经常让学生纵论时政,横议世象,以此为契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畅所欲言的胆量和陶铸文采的兴致。
不久前,中国正式加入WTO,全球瞩目,举国同庆,学生们十分振奋,我便趁热打铁,让他们围绕“入世”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要求是,可以参考报刊资料,借米下锅,但下笔为文必须独立思考,别炒冷饭,即使观点相近,也应当辞从己出,更不可剽窃他人的成果。如果能够勇敢地创新、求异,敢言他人之未言,则为上上之文。结果50人的班级出现了10多篇较有分量的“作品”,这里遴选出5篇,以期抛砖引玉。
[例文一]别尽想着好事儿
入世啦,入世啦,人们一蹦三丈高。是应该高兴,加入WTO,确实不仅是国家的事,它更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记得早些时候,老爸老妈曾经将WTO和UFO(飞碟)混为一谈,经我指出后,还不怎么服气,说它们至少也是双胞胎,真够我们下一代丢面子的。不过,现在他们可闹明白了,WTO与不明飞行物无关,加入WTO好处大大的。
这些天老爸老妈新闻听得真,报纸翻得勤,时不时地掰着指头盘算:这下买进口彩电便宜啦,不过,光彩电大寒伧,干脆搞它个配套成龙的数字化家庭影院,显示器非液晶超薄的不予考虑;买轿车连原来的一半价也用不上,不搞豪华型的,最普通的总得来一辆吧。至于车库嘛,虽然暂时没想好,反正外国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的利润比咱们低多了,搞他个带车库的别墅不成大问题……不过,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还是要钱去开路。钱从哪儿来,赚呗。怎么赚,劳动,工作。可老妈正下岗,老爸那摇摇晃晃的破单位眼看也要散伙。不愁,不是说入世后就业形势看好吗?咱中国人劳动力低廉,还怕没有人聘请、雇佣?“别尽想好事儿,孩子他爸,你来看,《北京晚报》上说这‘洋打工’的老外还要跟咱竞争上岗呢。”老妈手捧报纸,眯缝双眼,摇头叹息。“兴‘北京人在纽约’,就不兴‘俄国佬在哈尔滨’?你咋呼什么呀,既然咱们可以搞劳务输出,人家也就会‘入侵’,享受‘国民待遇’,连这都不懂!”老爸毕竟层次高一些,眉眼间有点看不上老妈的大惊小怪,就像康大叔看不上“花白胡子”一样。
“就你能!”老妈不甘示弱,“反正,老外吃不得的苦咱吃得,还怕竞争不过他?”“这你又错了,现如今,光靠死吃苦能中用?”老爸指着那张《北京晚报》读给老妈听,“‘洋打工’精通外语,对国际法律环境十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工作技能以及敬业精神也都领先于国内同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群,国人要保住饭碗尤其是高薪岗位,难度可想而知。”“那咱们怎么办,这饭总不能不吃吧!”老妈有些沮丧。老爸叹了口气,掏支烟点着了,慢条斯理地劝老妈:“饿死大概还不能,但别认为入世尽是好事就行了,就业机会的大小还得看咱自身的素质。咱们年纪还不算大,从头学呗。”
爸妈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我这个听隔壁戏的却开始沉思起来。入世确实是好事,但不能尽想着好事,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