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90字。
07届高三语文材料
自命题作文如何拟题
福建石狮一中 施清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就是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题好文一半”,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影响到作文的艺术感染力 。
自拟题目,既考查考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概括表达能力,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 拟题要求。 1、准确。文题要扣准话题,不能偏题离题。如2002年春季高考题是以“出发和到达”为话题,而不是以“海员”为话题,也不是以“起锚”和“抛锚”为话题。因此可拟题为《出发和到达》。但2002年春季高考题,就出现了三种不准确情况:(1)浅,就事论事。有同学写出航和归航的记叙文,没有理解出发与到达的象征意义:(2)偏,似连实断。有同学议论“入世”的结果是中国强大的原因,只有从强大出发才能达到“入世”的大好局面;(3)散,不知所云。有同学发出把握瞬间才能到达永恒的感想。所以,拟好话题作文的文题,首先必须准确。
2、醒目。文题要紧扣文章内容,让人一看一目了然,但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1998年上海卷大作文的一些拟题,如《招魂也无用》,这文题语气强烈,不同凡响;《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文题富有文采,清新脱俗;《闹剧〈自尊〉该收场了》,这文题见识不凡令人叹服;《歪曲事实,天理难容》,这文题立意高远,警策醒目。这些文题不落俗套,贴切鲜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简洁。恩格斯说:“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短小简单的文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应当辩正地看待出发和到达的关系》就不如《出发和到达》简洁,有吸引力。又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故乡》等如换成其他文题,就不如原题简洁、给人无限的联想余地。
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比如《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世界”,答案便是丰富多彩的。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像空间。 二、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一)巧用修辞 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 1、比喻:江苏南通中考,一考生拟《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2000年高考一生以“我闻到了阳光”为题,写以批改八九岁孩子一次郊游的短文为例,用另一种眼光,重新去评判“我闻到了阳光”的含义,并做出了与开头完全相反的批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日子深处有阳光》,这阳光是什么?作者的诉说,让你终有所悟,那就是无私的关心,那就是温馨的鼓励。打工路上的艰辛与痛苦,全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升华出了一个人的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青年文摘>1998-6)《走是灯笼》此题将希望喻为“灯笼”,讲述了“我”在13岁时,一次野外突遇大雨时的经历和从中得出的感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走”去面对人生。(2002-5<散文>)
2、夸张:如2000年高考一生以“我闻到了阳光”为题,写以批改八九岁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