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7140个字。
        初三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06.3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谁言天地宽。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4)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
(5)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6)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
2、文言加点字解释(6分)
(1)何罪之有?(       )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亲戚畔之    (       )   (4)   牺牲玉帛    (       )
(5)既克,公问其故。(     )(6)  客之美我者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使用短信投票的方式,选手们经过激烈的比拼。8月26日,颇受关注的2005年“超女”年度冠军总决赛降下帷幕,偃旗息鼓。
B、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C、马的头部比例整齐,这使马有了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D、他讲起课来绘声绘色,很受学生欢迎。
4、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________(2分)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有一部名著,曾经有过许多个名字,如《情僧录》、《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等,这部名著是________。
5、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四个福娃组图,请根据例句任选其它三个中的一个吉祥物写一段解说词。(2分)(友情提醒:晶晶是黑色,来自森林;迎迎是黄色,来自大地;妮妮是绿色,来自天空。)
 例句1:我是福娃—贝贝。我是“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 “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是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的象征。
 例句2:我是福娃—欢欢。我有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我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我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性格外向奔放,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6、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根据要求答题。(4分)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该党访问团4月26日从台湾经香港抵达中国大陆南京市,开始为期8天的访问。 
连战是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来大陆访问的。50多年前,中国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后退踞台湾,从而形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对峙的状态。此次连战的访问使他成为50多年来第一位到大陆访问的中国国民党主席。目前,国民党是台湾最大的“在野党”,并与友党结成联盟在“立法院”占据着多数席位。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当晚会见并宴请了连战一行。李源潮说,连战的此次访问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连战表示,他上一次到南京是在60年前,此行是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定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安定、繁荣和希望。 
在南京期间,连战一行将拜谒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寝,随后将赴北京等地参观访问。
(1)、.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2)、4月30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偕夫人回到阔别60余年故乡西安,路两边自发地站满了上万名闻讯赶来的西安市民,请你为欢迎的人群拟写一条欢迎标语。(2分)
                                                                             
7、对下边这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D.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