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00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恐龙无处不在》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
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讨论一: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个什么问题?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5.南极恐龙化石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提示:课文主要写由南极恐龙化石引起的思考,为地质学的“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由课文第4自然段“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和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等关键语句也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而文章开篇的议论是作者通过对这一科学现象的说明而得出的一个道理。 
讨论二: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生物学(恐龙)—一地质学(板块理论)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  
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理清文章思路 
导引: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提示: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超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L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