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800字。
2007届江西省九校模拟卷·语文   
江西省彭泽县第一中学   何宗宇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模棱    摹拟    落寞    莫逆之交    顶礼膜拜
B.扉页    菲薄    斐然    匪夷所思    蜚短流长
C.诋毁    底蕴    邸所    低首下心    砥柱中流
D.搁浅    奶酪    贿赂    洛阳纸贵    一丘之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根除    滚瓜烂熟    攻城掠地    百废具兴
B.构陷    轻歌曼舞    莫衷一是    弥天大谎
C.规矩    花团紧簇   磬竹难书    洗耳恭听
D.澹泊    一塌糊涂   曲指可数    循私舞弊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大学生们为了对付各种考试,更为了备战职场,从大学—年级就开始磨刀霍霍向英语。
B.—些像“WTO”、“T细胞”这样西文、中外合文式构成的词语都堂而皇之地涌入了《现代汉语》词典。
C.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有过争吵,有过不同意见,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心照不宣的好朋友。
D.民族艺术在改革创新中焕发活力:郭德纲的横空出世,让久违的相声艺术再度变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由于人口增加,往往出现滥伐林木盲目猎杀、超限采摘、过量捕捞等等问题,造成多种生物物种濒危的严重后患。
B.韩国演艺界人士认为,《大长今》之所以受到中国广大观众的青睐,是因为其中贯串了一种“灵魂”即东方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以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环节。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他从1990年开始“赋闲”(仍担任商务印书馆顾问),时间多了,除了讲学,便是写作。
B.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C.怎样进行国学研究?怎样振兴国学?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为此,《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编发了“重振国学”的一组争论文章。
D.在文学上,韩柳虽都被称为“古文运动”的旗手,但韩的口号是“文以载道”,恪守道统,柳的口号是“文以明道”,意在阐扬新见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平衡性基本特质 
李翔海 
“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表现出的平衡性是其颇为独异的一个理论特质。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峙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