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七大题,27小题,约6700字,针对诗歌单元的能力测试,侧重于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的测评。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1    第一单元能力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命题:海口二中高一年级备课组陈长孝    时间:2006年9月10日)
说明:1.本试题共七大题,满分150分。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罗绮(qǐ)    百舸(gě)     寥(liáo)廓   遏(è)止
B.沦漪(yī)    霉菌(jūn)    青荇(xìng)   酵(jiào)母
C.漫溯(sù)    栅(zhà)栏    咆哮(xiào)   喷薄(bó)
D.虔(qián)诚   慰藉(jiè)    憩(qì)息     屏(bìn)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携手并进              金壁辉煌              沉滓泛起
B.呼哮         剩菜饭羹              泛起漪沦              凝神屏息
C.倾圮        不落窠臼              大肆叫嚣              漫山遍野
D.桂冠        暴虐无道              枯稿荒芜              云蒸霞蔚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5.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D.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沁园春 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二、(15分,每小题3分)
7.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