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
《爱国词四首•柳梢青》教案
主备教师:操淇
参与成员:张翠荣、谢作进、黄令红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
3、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
4、养成对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创新能力。
5、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课标解读:
能力目标:
1. 总结爱国诗美学特征,掌握爱国诗鉴赏方法。
2.质疑探究古代爱国主义精神,自主探究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创新能力。
价值目标:
1.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爱国理性,建构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能力。
2.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 
1.鉴赏《爱国词四首•柳梢青》,爱国诗的美学特征及其鉴赏方法。
2.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是爱国主义以及在新时代如何爱国。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爱国诗美学特征及其鉴赏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涵。
教学设计理念:
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2.  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策略:
1分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四个环节,采用对话教学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历史、作者、教师、自己对话,在对话中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人生。
2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二组有感情地朗诵《鹧鸪天》、三、四组有感情地朗诵《贺新郎》。
感受·鉴赏 
一组同学介绍作者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考进士时,因在廷试对策中得罪了权臣贾似道,被降为丙等。曾任濂溪书院院长、临安府学教授。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他的同乡、同门文天祥起兵勤王,他曾参与活动。南宋灭亡后,隐而不仕。
刘辰翁所作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