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30字。
《与妻书》教案
广东博罗县博罗中学  黄海英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九十年前,中国也有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
引出林觉民——《与妻书》
(二)作者作品介绍
1.时代背景——黄花岗起义(附后)
2.林觉民及其方巾遗书——《与妻书》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福建闽侯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家乡,约集革命同志,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4月24日《绝笔书》,表示为“光复神州,重兴祖国”而献身的决心。27日起义发动时,随黄兴攻两广总督署,受伤被俘,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