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个字。
《犟龟》教学设计
葫芦岛 杜伟
教学设想:
《犟龟》是一篇童话,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初读文章,基本上就能够理清故事的情节脉络,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把握文章的主题上,即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犟龟的“犟”。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将学生们熟悉的童话故事《龟免赛跑》与课文联系起来,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将听、说、读、写渗透在其中,使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态语气;
2、引导学生分析犟龟的“思想、性格、语言”,掌握故事内容;
3、学习小乌龟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绝不改变初衷,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对犟龟的思想、性格、语言的分析理解。
教学难点:对本文主题的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flash 动画)
这是一个传统的童话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然后用准确、生动、简练的语言讲述故事。这个故事是《龟免赛跑》。
(设计意图:意在训练学生 “说”的能力,认真观察画面,同时要准确、生动、简练的说。)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具有坚持不懈精神的小乌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个来自遥远德国的——犟龟。板书课题。
二、走进文本,理解主题。
(一)解析题目,初步理解“犟”。
请同学们看课题“犟龟”的“犟”,观察这个字的组成,猜猜它的意思。
课件演示,“犟”就是象牛一样倔强、顽固。
(二)听读课文,深入理解“犟”。
1、课文中的小乌龟犟在哪些方面呢?请听flash朗读,回顾课文。
(设计意图:解析文本需植根文本,因而需再次走进文本。)
2、请同学们翻开书,在书中勾画,然后读出来给同学们听。
从同学们找到的句子来看,这只小乌龟确实够犟的。接下来,我们将这只犟龟与《龟免赛跑》中的小乌龟作个比较,比较一下:他们在向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看法。(学生交流。)
3、犟龟在路上遇到了谁的劝阻?(学生如可能答出蜗牛,教师要予以质疑。)
(三)再读课文,边读边解,体会“犟”的第二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