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7740个字。
走马初中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 罗化清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53分)
1.测测你的记忆力。(18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 ,长歌怀采薇。(《野望》)
(3)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连续的一句。
, 。
(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5)《石壕吏》一文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是: , 。
(6)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 。
(7)《爱莲说》中写莲坚守自我,既不因处境恶劣就随波逐流,也不因处境优越就炫耀忘形的句子是_ , _。
(8)《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9)《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朝代)著名诗人。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荒谬(mìu) 环绕(rǎo) 溃退(kuì)
B.寒噤(jìn) 鞠躬(jū) 蹿了一蹿(cuān)
B.肃穆(mù) 横渡(hènɡ) 悠闲(yiōu)
D.地窖(ɡào) 舀水(yǎo) 锐不可当(ruǐ)
3.根据下面语境,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 ,另一个强盗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A.行窃 洗劫 劫掠 放火 B.行窃 洗劫 放火 劫掠
C.洗劫 放火 行窃 劫掠 D.放火 劫掠 洗劫 行窃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综合性学习(共5分)
你班决定组织一次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主题班会,现请你参加如下活动:
(1).如果同学们推选你做班会主持人,你会这么设计开场白:
(2分)
(2).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阿拉法特的话表明了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3分)
A.
B.
C.
6.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的主人公是 。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具有怎样精神和品质?
7.开启智慧泉,赏析古诗词。品读杜甫的《春望》,然后答题。(3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一个“ ”字写出了荒芜之景,令人满目凄然。(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B颔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颈联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道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