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亲情: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张家港高级中学 施桂湘)
师: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深深地在意,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
这样一个亲情故事,让多少人感喟难忘,但这不是文学刊物《上海故事》上的故事。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这是发表在《视野》上的一篇报道,作者吴天。一对残疾父母,面对无法抗拒的泥石流的灭顶之灾,为了自己的孩子,竟有这样惊天的壮举,简直就是“骇世亲情”。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温馨是何等的可贵。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并不曾发生过如此撼人的事情,但亲情却无时无刻不洋溢在你的身边。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我每天上学时妈妈不烦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
生:我妈妈嘴角上天天挂着让我充满自信的鼓励:我女儿最能干学习最勤奋。
生:我妈每天晚上为我准备水果和夜宵。
生:我爸爸常年漂泊在外面挣钱供我读书。
生: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奶奶洗的。
生:我上学几年都是我爷爷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接送的。
生: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时,我妈一边为我拍脊背一边说:“慢点慢点,别咽着”。
师:我读到这样一句话时潸然泪下,对家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后,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 我又有家了!”
同学们,家是什么?
生:家,就是有父母,有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