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60字。
邢小雷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强化训练之一
(邢小雷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强化训练系列题目,全方位预测2007年高考语用题命题走向,网罗全国各地2007年高考模拟题,精心编拟从未面世之新题型,共分十个篇章,第一篇章为总纲,其余九个篇章为强化训练。欢迎批评指正。)
山西省阳城一中 邢小雷 王晋芳
2007年1月16日
语言表达创新题,流云涛影读不尽
——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创新题型蠡测与例解
邢小雷
语言表达运用试题,历来被看作是高考命题的“试验田”。一套高考试题中语用题的品质如何,“出彩”与否,将直接决定高考试题的水平。于是近年来,命题者殚精竭虑、精心设计,甚至大刀阔斧地改革,使语用题明显地朝着生活化、实用性、多元统一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题型、好题型,2007年这一部分的创新题将会如何?将会有哪些特点?将会出现哪些新题型呢?
一、命题倾向
可以预测,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将会在以往广泛关注的新思路、新题型上出现或进一步强化以下几种命题倾向。
(一)咬定“课标”不放松,立根原在生活中。
新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应用意识”,“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且,还明确指出,“要学会演讲与辩论以及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要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要培养社会参与意识”。
2004-2006年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例如:围绕“阅读应用类文本、会写应用文”,出现了写请柬、写节日或生日贺卡、手机短信、位置介绍、新闻点评、我的一条建议等;围绕“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能力”,出现了介绍校友、谦辞敬称、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解说词、广告语、宣传标语、欢迎辞、拒绝词、赞美词、评价语、论坛留言等;围绕“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出现了“举出两个带‘半’字的常用语、关键词、主题口号、版面宗旨、网络语言、词语新词义的诞生等;围绕“建议诵读的篇目和课外读物”,出现了推荐‘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推荐一本好书、对诵读的篇目和课外读物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等。
可以肯定,“新课标”依然是今后高考语言表达运用命题的纲领性文献。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不能跟着考过的题型亦步亦趋,要咬定“课标”不放松,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特别是那些现实生活中常见常用但近年还没有考到的语言现象,更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限制开放总相宜,戴着镣铐来跳舞。
作为选拔性考试,没有限制就会失去选拔的功能;但限制过死,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包括修改病句、扩展压缩、变换句式、仿用句式、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这些题型考查的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多少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限制性较强。
而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看,语用题不断地放宽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和表达的限制,已经有好多语用题只拟一个答案示例,甚至只拟一个评卷说明,而没有标准答案,试题的开放性已经越来越大。而这种过于开放的现象已经在阅卷时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