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7680字。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别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交卷时,只需交回答题卷。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0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36分)
(一)背诵与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两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2小题。4分)
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①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 ,直走咸阳。
(2) (杜牧《阿房宫赋》)
②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2.下列句子中,书写与课文不完全一致的两项是(2分)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C.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E.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阿房宫赋》)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被认为是千古佳句,请你对此进行简要鉴赏。(4分)
答:
4.诗人骑马为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好处。(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5—8题。(14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