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7340字。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 罗化清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5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中均有一处错误,请先用横线标出,然后在题后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注音。(3分)
①诘(jié)问 琐屑(xiè) 烦躁(cào) 愧怍(zuò) ( )
②褶(zhě)皱 繁衍(yǎn) 两栖(xī) 顷(qǐng)刻 ( )
③镂(lòu)空 荒谬(miào) 地窖(jiào) 蟠(pán)龙 ( )
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田田田田。
②老妇人十分庄严地对红军士兵深深一jū gōng田田。
③谎话被揭穿了,他显得非常gān gà田田。
3、默写古诗文。(10分)
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
□□□□□□□。□□□□□□□。
②□□□□□,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③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④□□□□□,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⑥人们常常引用杜甫《望岳》中的“□□□□□,□□□□□”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勇攀人生理想高峰的雄心壮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5.下列有关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1也许这个好听的名字的主人却是一个生猛的“悍妇”
2同理,“桑美”也不是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姑娘
3不能望文生义地把“小芳”或“翠花”想像成“淑女”或村姑
4她就是“云娜”
5记得去年也有一个名字美丽的强台风造访过我国东南沿海吗
6她的脾气今年夏天大家已经领教过
7其所到之处也是一片狼藉
序号: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17分)
(1)德国二战结束后,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2)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3)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
(4)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5)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那么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