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80字。
山水与文化
温州瓯海二高 文新春(aawen)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亲近山水,珍爱生活,增强文化意识,努力培养起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2、搜集积累有关山水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学会归纳整理和整合,培养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文学文化知识,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导入: 山水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解之源。山水养育了文化,文化增添了山水的灵性。没有山水的养育,文化便缺少了根基与源泉;没有文化的滋润,山水便缺少了精神和韵味。山水与文化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诗文使山水变得灵气飞动,绘画使山水变得形象传神,宗教使山水变得深沉含蓄,传说使山水变得温馨浪漫…… 文化与山水,带给了我们幽远的思索,留给了我们无尽的话题。在我们的家乡,山山水水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山水景观,很多都有文化意蕴,楹联、碑刻、传说、诗文,都使自然有了人文的气息。山水与文化的珠联璧合,是不可忽略的,有"仙"则"名"嘛,有文化含量,自然的山水就成了人文的山水。
为什么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钟情于山水?山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你从山水中得到了什么启迪,悟出了什么哲理? 诗化的山水,是动人的乐章,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这是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让我们与山水诗文结为"朋友",在它的引导下,回归精神的家园,进行诗意的旅行。
人类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亲近大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要求……我们需要山间的溪流,需要翠微的山岚,需要海上的日出,需要大海的波涛,需要绿的草、红的花、夏日的清泉,冬日的雪峰,。当我们需要这些的时候,山水诗文便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它把我们带回到大自然去,像一个向导似的指给我们美的景物,教我们去欣赏,去领略,去体验,使我们更加热爱自然,同时也在我们身上培养起健康的情趣。
2、欣赏一组江心屿图片,再读下面的诗联。
(唐)李白 与周生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杜甫 送裴虬尉永嘉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扁舟吾已就,把钓待秋风。
江心屿对联: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李宗昉撰 温州江心寺楼联 【注释】(1)青山二句:脱自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孤屿:南朝诗人谢灵运曾为永嘉(今温州一带)太守,写有《登江心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天日相辉映,空水相澄鲜。”双塔:指东塔和西塔。 (3)晓风杨柳:脱自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