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00字。
专题十一 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
(8000字,例题解析及演练答案除外)
1、知识点睛
艺术手法就是艺术作品的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文学作品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语句修辞、句段作用、结构安排、情节设置等均可算作艺术手法。不同文体的作品,整体艺术手法既有区别,又有相通之处。这里主要讲散文的艺术手法。
整体表现:
抒情散文:一线串珠、画面组接;托物言志、象征取譬;
抑扬结合、烘托对比;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写景散文:移步换景、定点取景、时空交叉、点面结合。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叙事散文:首尾照应、画龙点睛、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白描细节、生动传神;
群像个体、烘云托月;伏笔照应、悬念释念;
明线暗线、花开两朵。巧用修辞、生动传神。
哲理散文:引经据典、取譬设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
层层剥笋、逐层深入;步步紧逼、环环相扣;
开阖抑扬、起承转合;小中见大、言近旨远;
类比推理、严谨周密;即事明理、叙议结合;
设问反问、引人深思。理中染情、情理交融。
局部表现:
开 头:开篇点题、开宗明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交代背景、引出下文。
中 间:铺陈渲染、设置悬念。承上启下、过渡衔接;曲折有致、峰回路转。
结 尾: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呼应、深化主旨;重申观点、升华情感。
突破策略
首先,确立“评点”,明白表述。
“评点”即准备赏析的对象以及对它的观点,要在文中用一句话把它明确地固定下来。
其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行文直击“评点”,围绕“评点”进行评说,不必顾及其它。要从原文学作品中找到事实根据(即“评点”的论据)。评论时,要处理好“评”与“叙”的关系:“叙”是基础,“评”是目的。可以先评后叙或者先叙后评,也可以边叙边评。
第三,讲究条理,思路清晰。
布局谋篇、结构安排,行文前心中一定要有数,选择一个恰当的结构模式,既要考虑全文又要考虑局部(段落)的结构安排。一般结构模式:总—分—总。先一句话总提自己的观点,让人一目了然。再分说,分论点最好有2—3个,使文章不显单薄;后重申观点。
第四,简捷明快,感情鲜明。
力求具有思辨意味,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鉴赏的术语,增浓短文的文学鉴赏意味。
典型例题
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