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7710个字。
华师附中2007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orangelem
说明:
1) 全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成。共三大部分22题,第一部分8小题,满分34分;第二部分13小题,满分56分,第三部分1题60分。
2) 答题前,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左上方填写你的姓名,在答题卡的右上方填写你的考号,再用2B铅笔涂黑每个数字下方对应的小方框。
3) 所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完成。写在带有试题的试卷上一律无效。
4)选择题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选错、不选、多选都不得分。
5)填空题和解答题都不要抄题,在答题卡指定题号的位置上直接解答。解答内容写在其他题号的位置上一律不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加点字的形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
A、他遇着骄奢(sē)的春天,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yíng),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xiāo)鸟的怪鸣。
B、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huái)骨咬下去,嚼(jiáo)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shēn)吟了一声。
C、我想起标直漂亮的白桦(huá)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gāo)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jiān)里的脆响。
D、“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纠(jiū)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潘(pān)篱,啸(xiāo)聚山林,为害一方。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B.写作是艰苦的,但如果没有伴随着创作的快乐,它就蜕变成一种功利的劳作了。
C.如果把她们的性格的棱角磨平了,那么,这个队就没有希望了。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勿怨天尤人,而应妄自菲薄。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满足各客流聚集点的居民出行需求,市交委拟通过增设公交与地铁衔接线路。
B、通过对我国目前环境形势的分析,使我们明白了我们人类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C、最近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出现了纰漏,教育部门及时解决并分析了问题。
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者承担着为广大网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责任。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有的作者用典故来_______内容空洞的作品,这就产生了滥用典故的流弊。
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 无穷。
③对那些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的_____,就是对广大人民的极大犯罪。
④爷爷说他忘不了那一段_____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A、粉饰 以至 姑息 辛酸
B、粉饰 以致 姑息 心酸
C、掩饰 以至 迁就 辛酸
D、掩饰 以致 迁就 心酸
5、将下列句子补充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读书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是为了炫耀知识,更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全部目的在于运用。 。 。 。 。
①古人论读书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②只有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价值。
③在我国的读书传统中,一直重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④也是把“行”作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6、著名作家余秋雨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中国文化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某种景观与写它的作家、作品三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彰显。你能再举出一例类似的文化现象吗?(6分)
景观: 作者:
著名诗文句: _____ ___ ___ __
7、请根据下边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6分)
(1)从上面的图表及数据看,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三年的变化有什么特点?(3分)
(2)从三年的情况看,居民人均的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变化与现金收入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分)
(二)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0分,每空1分)
8、(1)完成下列四题中的三道题,全部作答只改前三题。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 。
② ,载不动许多愁.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④夕阳西下,
(2)亲情是永恒的话题,亘古不变,请默写出一组表达亲情的诗句:
, 。
(3)诗歌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请你写出一句含有色彩的古代诗句:
(4)默写刘禹锡《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