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00字,共26小题。
中山侨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摸底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胡艳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06-12-25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73分)
一、 古诗文阅读鉴赏(47分)
(一) 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白部分。(任意选做8小题,每小题1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滕王阁序》)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陈情表》)
③曾日月之几何, 。(《后赤壁赋》)
④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报任安书》)
⑤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游褒禅山记》)
⑥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陈情表》)
⑦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⑧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原毁》)
⑨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
⑩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二) 古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2~3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漏断: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②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贬居黄州而作。
2.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词上阕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 (3分)
3.古人评论此词“寓意高远”,请结合词的下阕,作具体赏析。 (5分)
(三) 文言文阅读(31分)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然后回答问题(14分)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配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延请 B、云虽欲独食 虽然
C、以示贺兰 给……看 D、贼以刃胁降巡 使……投降
5、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3分)
A、爱霁云之勇且壮 B、贺兰嫉巡、远之声威
C、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D、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自上 B、霁云慷慨语曰
C、断一指,血淋漓 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7、翻译:(5分)
(1)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3分
(2)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