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800字。2007学年江苏省江安中学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宗建霞   2007-2-2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剽掠    漂染    慓悍    瓢泼大雨    虚无缥缈
B.间或    太监    僭越    躬逢胜饯    直栏横槛
C.朔风    觳觫    戍守    追本溯源    夙兴夜寐
D.俊俏    峻峭    疏浚    逡巡不前    怙恶不悛
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存在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发展的巅峰。它是现代文学派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B.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原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陈水扁10月10日恬不知耻的自我贴金正是如此。
C.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心劳日拙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D.爱因斯坦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风霁月,都是因为他总是在做一件件合理的事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影开映的时间快到了,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了。
B、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昔日这面反光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C、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D、2007年高考很快就要举行,让我们在通向理想学府的航道上阔步前进吧!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4——7题。
侠文化中的“文化”观念,不是一个体现在正统化的经书典籍中记载的、可用简明的术语所确认的精神现象,而是一种历史存在与文学想象、社会体验与心理认证、当代视界与价值特指的不断地整合与融会的动态过程。
    具有特指意义的“江湖”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可谓源远流长,而侠文化与其更有着最为直接的,乃至非其莫属的文化对位效应。事实上,“侠”与“江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来就是一种必然性的对应关系,“江湖”与“侠”的这种必然联系蕴涵着侠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特产的某些基本特征。侠文化话语所言说的江湖世界可以被指认为平民化的乌托邦,它存在于如下两个层面:其一,在“空间”和“人”的意义上,侠文化要营造虚构的“江湖”是正反乌托邦的合体,它一方面可能是与昏暗朝廷相对立的政治意义上的理想社会和代表正义、公道的侠客,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充满杀意和诡计的险恶空间以及被欲望所扭曲的兴风作浪者。其二,在心态的意义上,“狂欢”与“救赎”成为江湖乌托邦主题的二重奏。江湖世界的人物之所以向往并快意于现实之外的“江湖”生活,是因为他们只有身在“江湖”才能逞情使性、施展才华并体现出其最有可能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