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高考语言应用题中的同义替换与反义对举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315300)蒋云忠
高考是选拔人才,也是传承文化。高考语文语言应用题的设计,就有传承文化,发展思维的功能。本文就语言应用题中的同义替换与反义对举内容,作点解析。
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与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语言词汇系统较之概念系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与同义词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同义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如“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其中的“谈”与“说”,“谈”与“论”都是同义词,而且在此特定语境中应用,不是为了显示其意义上的细微差异,而是利用其义同的特点寻求语言表达上的变化和丰富。
反义词表达了客观世界中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概念,而且在言语中经常对举使用,这样就使得反义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矛盾对立的关系和方面,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反义词音节及结构形式的对应性、在言语中的对举使用等特点,能为言语表达营造一种对称和谐的形式美。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典型的高考题。
【例一】(1999年全国高考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这道题思维的起点是“画”和“史诗”,与画和史诗同义的有“歌”“戏剧”等等,找到了喻体,下面就不难了,因为只要写出这两者的相对立的东西就可以了。这道试题既包涵义的同类,又包涵了义的反类(义): 画、歌、史诗是同类,冷色与暖色、高音与低音、痛苦与欢乐是反义。
【例二】(2000年秋季全国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这道题文字起始就是一对反义词:荣誉与羞耻,根据汉语的思维习惯,下面也应该是两两相对:“多读如果彻底”与“多读而不求甚解”相对比,这样就很容易确定答案A。
【例三】(浙江省2002年高中<分流教育>证书会考)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一个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篇文章论据充足,说理严密,把那些错误观点批驳得 。
②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自制,有人任性;有人果敢,有人寡断;有人委婉,有人直率;有人慷慨大方,有人 。
③对大家提出的意见,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