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一、二)
【题型提示】
《考试说明》对这一部分考查要求有四项: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初、高中语文课本所涉及的一流作家,或选用其作品,或在单元知识短文和课文注释中介绍过的(这里也包括一些古今中外作家,知名度较高但没有文章入选课文的)。中学课本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将近300人,应识记每位作家的姓名、国别、代表作等,其中的中国作家还要记住原名、笔名、字、号等。
所谓“文学体裁”,是指常见的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所谓“常识”,是指体裁的概念、分类、发展、艺术特点等。
考查“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以往高考中采用选择题这一题型,将两者结合起来考。
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曾经考过“默写中国名言、名句”这一内容。由于有不同意见,高考就取消了这一内容。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人们逐渐形成了共识: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名句名篇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很有帮助。因此,《考试说明》中又恢复了这一内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查一般采用填空题这一题型。
【典例解析】
例1 2001年高考试题第7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