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字。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江苏省黄桥中学分校 王亚声 225411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愈来愈重视鉴赏评价的考查,而其中涉及的表达技巧作用的问题,也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薄弱点,不少学生不清楚表达技巧的有关术语,至于作用就更是如坠云里,乱答一气,笔者根据近几年此类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牢记技法术语,搭建鉴赏平台
表达技巧及作用要点解说高考题示例
人
称
表
达
类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1问: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20题)答: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唤起读者对土地对劳动的回忆,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引发读者共鸣。
2问: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000年全国高考卷)答: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真实亲切,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修
辞
方
法
类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1问: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05高考湖北卷第20题)答:通过拟人的手法写种植瓜菜,赋予他们以生命、以情感,显得生动形象。
2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当中连续用了5个领取,其作用是什么?(98高考全国卷第29题)答: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夸张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引发人们想象,突出事物的本质
拟人描写生动,表达亲切,富有情趣,表意丰富
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一气呵成,增强气势,突出强调,说理使道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使情感更加淋漓尽致
反复有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主旨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吸引读者,启发思考
有问有答,突出强调文章内容
表
达
方
式
(记叙
说明
议论
描写
抒情)肖像描写以形传神1问: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05全国卷Ⅱ第17题。答:以火树银花烘托“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
2问: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98全国高考卷)答:作者插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意在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准确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环境或人物,简洁准确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