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古代四篇名祭文比较鉴赏
泉州中学   王涛
一、比较解读《祭十二郎文》《祭妹文》《祭石曼卿文》和《祭欧阳文忠公文》四祭文
这四篇祭文,《祭十二郎文》《祭欧阳文忠公文》和《祭妹文》属散体,《祭石曼卿文》属韵文;《祭十二郎文》和《祭妹文》以情胜,《祭石曼卿文》和《祭欧阳文忠公文》则以理胜。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辞发”又是这四篇祭文的共同特点。
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的《祭十二郎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不依旧法。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叙写家常琐事,在平淡的叙述中饱含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清代古文家刘大櫆语),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
《祭石曼卿文》中“三呼曼卿”统摄全文,对亡友的景仰与赞誉之情溢于言表。并借凄凉之景抒凄楚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石曼卿赍志以殁的痛惜和对友人深切的怀念。而最后一呼又采用逆笔,未言情,先言理,情理矛盾,理不胜情,以至伤心落泪,更见友谊之深挚。文章用散文的笔法来写韵文,骈散结合,抑扬顿挫,于整饬中见疏散,疏散中寓整饬,富有韵律之美和气势之美,是作者对传统哀祭文的改造和突破。
《祭欧阳文忠公文》在写法上也有别于传统的祭文。全文以议论张本,辅以简洁的叙述,将欧阳修的为人、为文、坎坷人生、功名成就、与夫平生知己之感、死后临风想望之情,尽皆包蕴于文中。然而,在表达对逝者的哀痛之情上,作者却迂回起笔,凭空谈了一番“何须悲痛”的“道理”。浩瀚的宇宙间,“天理”渺茫莫测;万般事物,尽人力以达到尚不可预想,何况还要顺应“天理”,又怎能推测揣度呢?但是在这样一种难以把握的人生过程中,只有欧阳公这样的杰出者,才能以一生的功绩,达到“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的人生最高境界。果能如此,又何须悲痛呢!避开“悲”字来写祭文,确是不拘礼俗又不落窠臼,而实质上作者却从人生的宏观角度,对欧阳修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结尾处,又将开头强作“豁达超脱”的“事理”全盘推翻,“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至此对欧阳公的祭奠与怀思,达到了至情至理的极境。
古文论者常将《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并提。袁枚抒写对亡妹的怀念,也主要采用寓情于事的写法。文中所述事情,无不跟作者有关。因为只有通过跟自己直接关联的事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怀念死者的感情。这些事情都极琐碎,记叙时又不厌其详。越是详尽地回忆,记叙亡妹生前细小、琐碎的事情,越能显示出亡妹对自己的感情之厚,越能反映出作者因妹亡的心情之哀。
二、课外联读一       《祭石曼卿文》
【宋】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