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8770字。
南通市七校联合调研考试初三语文试卷(06。12)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海安县城南中学 王兴明)
一、(27分)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006年,刘芳艳携盲母上大学的孝举传遍华夏大地。面对困境,她没有yuàn
tiān yóu rén ;面对亲娘,她kè shǒu 人伦的孝道;面对未来,她的回答kēng qiāng 有力。她用无私的孝心舞出人间的善与美,绽放出了生命的奇迹,感动着sù bù xiāng shí 的你我。
2、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④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⑤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蕴含物候现象的诗句是“ ,
。”
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与吴均《与朱元思书》中“ ”描绘的意境相似。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大型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梦想中国”、“超级女生”、“青年歌手大奖赛”等。
B、贵州民办教师陆永康双腿肌肉萎缩,面对困难他不以为然,36年来他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着行进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C、2006年11月25-26日两天,全国发生三起特大矿难事故,随着77条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怒斥”背后的“双重失灵”。
D、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闭幕式上,众多明星演唱了观众耳濡目染的流行歌曲。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从“红心蛋”到“多宝鱼”,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并非偶然。②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③对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回避。④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同时必须提高依法处罚的力度。
第 句,修改意见: 。
第 句,修改意见: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别董大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注释】曛:昏黄。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①、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所表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2分)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送别名言,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分)
6、专题与综合探究(6分)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
材料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材料四: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