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910字。
  合肥市2007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1卷  (选择题  共30分)
请将1—10题的答案填入下面的答题栏中。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勖勉(xù)         纤巧(qiān)      焚膏继晷(guǐ)      方枘圆凿(ruì)
B.桑梓(zì)       泥淖(nào)   栉风沐雨(mù)      自怨自艾(ài)
C.绵亘(gèn)      女红(gōng)  力能扛鼎(gāng)     莘莘学子(shēn)
D.熨帖(yùn)      耄耋(dié)     度德量力(duó)      博闻强识(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经典        挡箭牌  开源节流       名门旺族  无心插柳柳成阴
B.学力       撒手锏  怨天尤人      计日程功  事非经过不知难
C.肄业       亲和力    变本加厉      美轮美奂  偷鸡不成食把米
D.锱珠       高晶位  各行其是      缘木求鱼  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女子体操队五十三年来首获团体世界冠军,给为北京奥运会韬光养晦的队伍提供了绝好的例证。
B.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密切相连,其目标就是要构筑不孚众望的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新世界的百年大计。
C黄山风景天下奇绝,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誉,这次去黄山实际游览一番,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D.青藏铁路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脉,迷人的风光沿路可拾,壮丽的景色无与伦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汽车自发明到大量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随之带来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令人头痛的问题。
 B.新版《辞海》将收录大批反映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各类新词条,而网络语言和“超女”类新词汇也无缘入编。
 C.省会合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准备筹建徽文化博物馆、安徽名人园等文化设施,营造更浓的“徽文化”。
 D.国际油价的大幅震荡,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和股市,各国百姓的生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庸、和谐与茶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过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殴的,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哪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