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80个字。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与训练
1 饮 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①?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注释】①尔:代词,这样,如此。
【鉴赏指导】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柴桑(今属江西)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其诗大多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抒发了对宁静、闲逸生活的喜爱,表现了诗人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有《靖节先生集》
这首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了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全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
【鉴赏训练】
1.诗中的“见”能否改成“望”,为什么?
2.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2 山中杂诗
[南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①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①窥:看。
【鉴赏指导】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曾任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免官,后奉诏撰《通史》,但没有完成。擅长写景,文辞清新自然,当时有很多人仿效他,他的诗体称为“吴均体”。
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