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杨利
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2003级物业(1)、(2)、(3)班的学生。其中,大部分同学对文言文有一定的认识。因此,讲解中,主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叙事性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二、 教材内容分析:
(一) 教材: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精神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适用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3、4年制各专业。《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提高版第一册。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战国策》,是一篇短小精悍、逻辑思维较强,融基本知识、思想现实借鉴为一体的优秀作品。文章记叙了齐国国相邹忌从日常生活小事感悟到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并以此进谏齐威王,使之广泛听取臣民意见,国家因而变得强盛起来的故事。文章有叙有议,有问有答;人物语言符合各自身份,个性鲜明,情节完整且富于戏剧性。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获得语感、文感,进而揣摩理解文意。学习文中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 学习诵读古代散文的方法;
(3) 积累常用实词,了解古代汉语实词的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
(4) 通篇疏理,归纳文章的基本框架;
2、 能力目标:
(1) 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2) 领悟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3) 由复述进而背诵全文;
3、 情感目标:
(1)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2)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四、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2) 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及特殊句式;
五、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六、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本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教师主要讲清楚重难点,分析好思想内涵,指导学生以讨